開餐廳是許多人的夢想,但成功經營一家餐廳並不只是有好吃的餐點,還需要謹慎的財務規劃。本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開餐廳成本組成,並分享成本控制技巧與營收提升策略,幫助你能夠更穩健經營,提升餐廳獲利能力!

餐廳成本基本名詞
固定成本
固定成本不會隨著營業額的變動而改變,即使餐廳沒有營運,每月都會固定產生的成本。例如:店面租金、設備折舊,與人事費用等。
變動成本
變動成本是指會受到營業額變化影響的成本,通常與客流量和營業額呈正比關係。例如:食材成本、水電瓦斯費、行銷成本,與外送平台抽成費用等。
毛利
毛利是將餐廳營業額扣除銷貨成本後所獲得的利潤,主要用來衡量經營效益。
淨利
淨利是餐廳營業額扣除所有銷貨成本、營業成本和稅金後的最終利潤,可以反映出餐廳的獲利能力。
開餐廳成本組成
店面租金 | 人事成本 | 食材成本 | 行銷成本 | 其他 | |
建議佔比 | 10-15% | 25-35% | 30-40% | 5-10% | 5-10% |
開餐廳的成本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類:
店面租金:
店面租金主要受到地點、坪數及商圈繁榮度影響。此外,大部分店面租約通常會收2個月的押金,在規劃開店資金時須多加注意。
人事成本:
人事費用是餐廳經營的主要支出之一,包括廚師、外場服務人員等員工薪資。除了基本薪資,還有加班費、勞健保、勞退提撥金,以及可能的獎金與獎勵制度。
此外,完善的員工福利不僅能提升工作穩定度,還能降低人員流動率,進而減少重新招聘與培訓的成本。
食材成本:
食材成本直接影響餐點品質和餐廳利潤,若食材成本控制得當,可以提高餐廳的利潤。建議使用「先進先出」原則管理庫存,確保食材在保鮮期內使用完畢,以降低不必要的浪費。
行銷成本:
即使擁有絕佳的地點與優質餐點,沒有有效的行銷宣傳,仍難以吸引顧客上門。為了提升餐廳知名度並吸引顧客造訪你的餐廳,行銷成本是必要的投入。建議透過線上線下多元管道同步推廣。
開餐廳成本控制
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餐廳淨利,控制餐廳成本是開店成功的關鍵,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:
降低食材成本
可以尋找價格更具競爭力的供應商,或與現有供應商協商,以獲取批量折扣。
降低人事成本
依照客流量調整排班,在離峰時段適當減少人力配置,降低不必要的人事支出。
提高營運效率
導入餐飲科技,例如:POS點餐系統、QR Code掃碼點餐系統等,簡化繁複的工作流程的同時,也減少人為失誤,並提高餐廳營運效率。
延伸閱讀:【2025最新】解析8種餐廳常見點餐系統,省下超高人力需求
增加餐廳收入
要提高餐廳淨利,除了控制餐廳成本外,增加營業額也同樣重要,可以優化的方式有:
增加銷售管道
現代顧客的消費習慣改變,新增線上點餐或外送平台能夠為餐廳拓展銷售管道,帶來更多曝光和訂單。這不僅有助於餐廳擴大店家服務範圍,還能突破店內座位數量的限制,進一步提升營業額。
延伸閱讀:【2025最新】外送平台抽成比較,台灣外送平台推薦TOP4
延伸閱讀:線上點餐系統推薦:8款常見的線上點餐系統整理
優化菜單設計
在設計菜單時可以嘗試增加高毛利餐點或提高整體產品毛利,例如:透過套餐組合,讓顧客感覺更加划算,願意提高單筆消費金額。或是提供加價升級選項,例如升級主食、增加配料或更換高級食材,吸引顧客選擇更高價值的餐點。
提升顧客客單價
可以設計會員制度,讓顧客累積消費金額換取折扣或累積點數,培養顧客忠誠度。或是設計優惠活動,提供特定優惠,提升客單價。
結語
開餐廳是一門細節繁多的生意,從店面租金、人事費用到食材與行銷成本,每一項成本都需要精心規劃與控管。透過優化成本結構,如控制食材成本、提高人力效率、導入科技系統等方式,都能有效提升餐廳的營運效益,確保長期穩定經營。
此外,為餐廳開源也同樣重要。餐廳老闆可以透過增加銷售管道、優化菜單設計、提升客單價等策略,提高營收與競爭力,確保餐廳能夠長久發展。
文/Joe
發表迴響